进入90年代后,我国从德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引进了多层共挤流延膜生产线。我国引进的流延薄膜装置,小产能为500t/a,大产能为6500t/a。引进的主要设备厂家为德国Reifenhauser、Barmag、Battenfeld公司,奥地利Lenzing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公司、意大利Colines、Dolci公司等。同时,国内部分设备生产厂商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流延膜生产线,但这时期的国产设备主要是单层的小生产线,不管在设备的机械性能,还是在产能方面,都无法与进口设备相比。
紫外引发流延成型是在流延装料中加入紫外光聚合引发剂和紫外光敏单体,应用了紫外引发原位聚合机制,使装料暴露在一定强度的紫外光下,通过引发剂的引发作用,时光敏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网络结构,将颗粒固定其中,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素片。装料流延后通过紫外照射引发聚合反应是紫外引发流延成型的大特点,由于各组成成份原位固化,迅速成型,因此可以不经过复杂的干燥过程而直接脱模,从而避免干燥而造成的湿带收缩和素片开裂的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低廉的设备和原材料价格,低的制作成本,高的生产效率,操作的可连续性,适用于工业生产;流延成型可实现厚度范围较宽的素片制备且厚度可控,因此在陶瓷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流延成型工艺可方便的制备不同组分比例的流延素片,因此,可按产品的性能要求制备出叠层复合材料;而且由于各叠层的厚度可实现控制,因此,理想的功能梯度复合材料可通过叠层烧结成功制备。